装备制造行业痛点
不具备柔性生产能力,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多样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向生产制造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灵活性要求。工厂传统排产及生产制造管理,产能不足和产能过剩等相关问题时常发生。为此多数企业都提出了通过智能工厂的方案对现有产线进行柔性化改造,通过数据透明化和更高层次的设计生产协同实现制造过程柔性化。
产品品质需要进一步提升
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外界竞争条件下,企业自身对产品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对于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控提出更高的要求。行业相关企业纷纷建立了生产制造过程追溯机制,同时也通过引入新的信息技术来强化生产质检环节。所以在面向质量提升的智能工厂建设中,制造型企业也有很强烈的需求。
协同生产难度大,成本高
随着产品多样化、复杂化的加重,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制造过程供应链使其更具备效率的需求越发迫切。高度竞争中产品销售后价值愈发体现,新型产品服务的形式和技术将成为产品竞争中的重要因素。以上多方面的需求的变化,都展现出,在工业互联网的大环境中,装备制造企业纷纷尝试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IO-Link通讯技术突破了传统工业自动化的限制,它有以下优势:
1.超出传统数据传输的抗干扰。传统的数据传,像profinet,EtherNet/IP等,它们传感器和控制器传输的信号是模拟量,IO-Link采用的数数据化传输,全数据化的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2.没有信号失准。传统的数据传输,需要经过模拟量到数据量的转换,专业的说法叫数模-模数转换,而IO-Link是全数字化传输
3.简化布线网络。IO-Link简化了电路连接,只需要一根标准电缆,这大大减小了布线布局的难度
4.易于报损替换。参数自动导入配置的功能是IO-Link技术的一大特色。
5.可远程操作。IO-link技术让系统具备远程操作功能,可以通过接头实现pc端操作,将数据存在云数据库中。
6.时刻监控故障断线。IO-Link使数据传输的点对点连接具备交互的能力。
7.智能设备。IO-Link技术的加入,使传感器可以同时传输多个信号,通过从站,主站再到PLC最后把信号带到视觉设备上。
fashu珐数io-link集成设备助力装备制造行业!
智能制造装备前景大好,那么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的潜力怎样?
智能制造装备前景大好,那么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的潜力怎样?
智能装备,指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中国重点推进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专用装备的发展。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重点领域之一,而智能制造装备又是高端装备制造业五大方向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智能制造装备将会是各地区的投资开发热点及重点。
一、智能制造装备三大发展模式
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轨迹来看,其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产学研相结合模式
该模式是通过大力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以促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新型技术的应用和科学技术成果快速有效的转化,帮助智能制造装备企业拓展新的领域,带动智能装备产业技术进步,从而做大做优智能装备产业。这种模式适合于已经有一定基础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如扬州邗江经济开发区联合清华、济南铸锻所、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等4家单位共建“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通过集成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提升了扬州邗江数控机床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2、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是先通过引进实力强、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智能制造装备龙头企业,然后再为该产业进行配套,补全产业链上空缺的环节。这种模式适合新建的无任何产业基础的工业园区,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快速的集聚产业人气,壮大产业规模。
3、依托国内外产业转移吸引落户模式
目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内外市场相互融合,企业通过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参与国际分工,产业转移趋势明显,这也给我国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一方面,可以通过吸引国际上大的智能制造装备企业落户;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内地打算向沿海地区转移的企业,或者是打算扩大规模建立分支基地的大企业。
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分布情况
目前,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已初步形成七大产业集聚区。其中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是装备制造的核心区。以数控机床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研发和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及西北地区,其中以辽、鲁、京、沪、苏、浙和陕等地区最为集中。此外,关键基础零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专用装备产业在豫、鄂、粤等地区也都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其中以洛阳、襄樊、深圳最为突出。同时,工业机器人将是未来智能装备发展的一个新热点,京、沪、粤、苏将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主要市场。
智能制造装备七大产业集群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智能制造装备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型感知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规模日益增长。伴随我国消费类电子、新能源汽车、仓储物流、航空航天、军工、医疗设备等行业快速发展,对智能装备制造的需求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同时,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智能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支持和产业扶植力度,近年来,智能装备制造业市场容量的增长速度明显上升,行业的发展形势良好,其市场前景一片光明。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业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建立完善的智能装备产业体系,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在未来5至10年的时间里,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增长率将达到年均25%。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四、智能制造产业园成建设热点
智能制造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十分被看好。近年来,不少企业纷纷布局智能制造产业,各地掀起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化发展热潮。然而,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智能制造产业园顺势成建设热点。
据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在建或者已经建成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区的数量达到158个。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园多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数量分布超三成。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从智能制造产业园类型分布情况来看:2016年,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园区最为主要的园区类型为机器人产业园区,其产业园区数量占总体智能制造产业园区数量的31%;其次为综合型园区,其产业园区数量占总体智能制造产业园区数量的23.4%。智能装备类产业园数量则占比9.5%。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一家“产业大数据+研究+规划+招商+基金”的一体化产业咨询服务机构,致力于为企业、地方政府、城市新区、园区管委会、开发商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空间、产业平台、产城运营、产业金融、产业申报及产业升级转型领域的咨询与解决方案。核心业务包括: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规划、产业项目包装策划、产业园区升级转型规划、产业地产拿地策划、特色小镇申报及规划、田园综合体申报及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编制、行业研究报告及定制化调研报告、产业白皮书等。